您有睡眠困擾嗎?3 月 18 日是一年一度的世界睡眠日;但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睡眠障礙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文明病,長期睡眠不好,恐增加失智、大腦損傷、引發多種慢性疾病的風險,即使一晚睡眠不足,也會對人體產生嚴重危害。 根據統計,約有630萬的國人有睡眠障礙的困擾,且數據仍在逐年攀升中。
睡眠障礙百百種,廣義來說,可以分為呼吸性及非呼吸性兩種睡眠障礙 ,除了失眠之外,呼吸性睡眠障礙的盛行率最高。呼吸性睡眠障礙最典型的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主要原因來自於上呼吸道(包括鼻咽、口咽及喉部)發生反覆性塌陷而堵住呼吸道,嚴重甚至會造成氣道堵塞而造成吸不到空氣及窒息。長期有這種困擾的人,因為睡眠品質受干擾,在白天容易有精神難集中、嗜睡的感覺,造成工作效率低落。
研究指出,有水腫困擾的人比較容易在半夜發生打呼,嚴重則會造成呼吸道阻塞,原因是因為當人體躺平時,下肢⽔分回流⾄上半身,液體就會停留在脖子周圍, 導致頸圍明顯增加,造成上呼吸道變窄,有呼吸中止症的人則會導致呼吸中止症惡化。
預防水腫可以透過以下方式:
1. 避免久坐久站,或是多走動利用腿部的肌肉收縮增加循環
2. 穿著壓力襪
3. 抬高腳
4. 淋巴引流按摩
5. 低鹽飲食
非呼吸性的睡眠障礙最常見的就是失眠了,導致失眠的原因一般不只有一個,而是由以下多個因素引起:
• 心理因素: 包括緊張、焦慮或抑鬱
• 生活模式: 時差關係、吸煙、睡前喝了含咖啡因或其他刺激性飲品
• 環境因素: 如聲音、光線、氣味,昆蟲叮咬,床舖不舒服、房間溫度太冷或太熱等
• 生理因素: 多尿、咳嗽、疼痛或其他身體不適。
現代人作息不定、情緒起伏大、用腦過度,加上所承受的壓力也較大,交感神經在不斷接受刺激下也會顯得較亢奮,引起自律神經失調,而導致失眠。
研究指出,每天健走8000步,搭配健走時的深呼吸,可以放鬆且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進而改善睡眠障礙的困擾。如果想要進一步了解自己的睡眠障礙是屬於哪一個類型,可以透過專業醫師做睡眠檢查來了解自身的狀況。
許多人總認為早上運動比較好,不過根據研究,傍晚運動的效果比早上來得好。 白天會因為工作感到疲累,主要是長時間採用相同的姿勢導致肌肉僵硬、血液循環變差的緣故。利用傍晚健走,可以幫助解除肌肉僵硬,末梢血液循環也會變好;而就實際測量的數據來看,利用傍晚運動比不做任何運動,夜間的睡眠品質更好,在睡眠時間內消除疲勞的效果也比較高。
物理治療師鄭融表示,正確健走首先必須有正確步態(走路時的動態),要培養出運動習慣,而不要培養出運動傷害,否則運動產生傷害又沒有予以修正,無法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還得一直看病吃藥。
步態可能有哪些問題?阿瘦在全台門市推動「動態足壓量測」,累積近30萬筆資料,發現高達92%受測者有步態問題,最常見的是內偏步態(約佔50%),其次是外偏步態、不對稱步態,不同步態會延伸出不同健康問題,多走路更會強化這些問題。
身體結構不能改變,但依據測量結果,可以改變動作行為模式,也可以挑選適合的鞋子、鞋墊,建議選擇至少能半客製化的鞋子或鞋墊款式,包含穿這雙鞋是要做什麼活動、要在怎樣的地方活動,都必須列入評估並因人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