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一視二聽三抬頭,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發牙,十捏周歲獨站穩。」孩子學會走路,對家長來說絕對是個重大里程碑,然而也有些人會發現,孩子怎麼走起路來怪怪的?似乎很容易跌倒?仔細一看,好像還有點內八或扁平足?畢竟事關孩子的成長發育,身為家長總是不敢輕忽大意,卻也容易因此累壞自己,不妨聽聽專家怎麼說,充實知識之餘更能適時放寬心!
扁平足,3-10 歲是矯正黃金期
「0-3 歲嬰幼兒的足弓尚未發展成熟,容易看起來像扁平足,但足弓經過正常發展會慢慢成形,並不需要擔心」,職能治療師鄭琦指出,如果孩子在 3 歲後走路啪啪響、像鴨子走路,站久痠痛容易累,單腳跳或跑步時容易跌倒,就要注意是不是真的有扁平足,可能要把握足弓穩定前的 3-10 歲加以矯正。
O型腿、X型腿,5歲後沒變直就要留意
腿型有所謂的「鐘擺效應理論」,鄭琦表示,0-2 歲嬰幼兒大多看起來都是胖胖彎彎的 O 型腿,2 歲左右腿型變直,到了 3-5 歲又會漸漸變成 X 型腿,5 歲以上照理說腿型要完全變直,因此當孩子各年齡有相應狀況,要留意但不必過於擔心。除非孩子到 5、6 歲以上還是 O 型腿、X 型腿,可能要尋求專業建議,預防孩子長大後的結構問題。
走路內八,當心下肢結構問題
兒童時期的內八步態,約有 80-90% 會隨年紀成長恢復正常,不過鄭琦也提醒,「內八除了看起來走路不好看,也容易兩腳互相踢到導致跌倒,結構上有可能是下肢例如大腿骨、小腿骨、甚至大拇趾腳趾骨旋轉,因此會降低走路或跑步的效能;如果孩子經常呈現 W 坐姿,長期也會影響下肢結構或肌肉鬆緊,都可能要依醫囑定期追蹤」。
踮腳走,若長期持續可能是神經系統警訊
「有的孩子經常踮腳尖走路,也很容易跌倒,但這種情形通常只會持續幾個月,之後就會消失了,如果長期持續踮腳尖走路,可能要檢查孩子是否有神經方面的狀況,比如說神經系統問題或腦性麻痺」,鄭琦說。
脊椎側彎,牽連下肢關節影響步態
足踝、膝蓋、骨盆(髖關節)等三個下肢關節的關係緊密,其中一個出問題就會牽連其他兩個關節,導致關節出現前傾、歪斜、後仰等角度異常,而骨盆經由薦椎與脊椎相連,若脊椎有問題,同樣可能經由骨盆向下造成影響,「有些孩子看電視、讀書,或背很重的書包,姿勢不正確導致脊椎側彎,也要留意整體步態是否有出現問題」。
很多家長擔心孩子成長落後,卻也有一說認為太早站太早走容易 O 型腿,誰才是對的?鄭琦認為,重點在於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多一點探索,例如赤腳在草地上遊戲,「讓視覺、平衡覺、本體覺等逐漸成熟,這些會表現在動作控制、動作計畫的能力上面,若經驗不足,就會影響孩子的運動、走路、平衡能力跟步態表現」。
如果家長對於孩子的成長狀態有疑問,其實《兒童健康手冊》或國健署網站都能查詢到的「新版兒童生長曲線」正是一項主要的參考指標,只要比對身高、體重與頭圍的成長曲線,就能得知孩子的成長狀態是否在 3-97 百分位的正常區間。對此黃千芮營養師認為,「家長應該著重的是,孩子在發育的黃金期間,營養是否均衡且足夠」。
有鑒於大部分家長都很關注孩子的體適能、注意力及語言能力發展,鄭琦表示,近年來少子化的趨勢,使得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愈來愈有觀念,許多親子共學空間也應運而生,「态好玩親子共學空間」也是其中之一。而不同於一般著重於音樂、運動等面向,「态好玩親子共學空間」結合了跨專業的職能治療師團隊,以及阿瘦皮鞋的健康科技專業,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改善兒童步態常見問題,達到健康促進的目的。
鄭琦笑說,「3、4 歲孩子不容易好好做測驗,設計成玩遊戲的話,孩子覺得好玩,才能在自然情況下展現肢體動作,讓治療師能夠在過程中協助、觀察,例如攀岩時發現孩子的動作計畫能力比較弱,我們在課程結束時就會針對治療師的觀察,跟家長做討論及建議,看看小朋友回家後可以做哪些足弓加強運動,或是在家可以加強下肢肌力,又或者是需要有鞋墊的協助、課程的加強等,我們會再做完美的結合」。
同為特色之一的「兒童版動態足壓量測」,也是幫助家長更了解孩子成長狀態的利器之一。由於人在靜態站姿時,可能足壓分佈都還滿正常,實際上承重、行走時卻因為骨盆、膝蓋的關係,呈現出比較不正常的步態,「動態足壓量測」在鞋具內安裝感應器,可以發揮判別真實步態的優勢,而「兒童版動態足壓量測」不只有尺寸縮小,感應器也變多,精度提升,可以了解到小朋友真實行走的情況下,是否呈現出內偏、外偏等步態並加以判別。
鄭琦認為,「兒童版動態足壓量測」的優點在於有真實數據呈現,「過去治療師是用臨床經驗做判斷,再來是觸診的理學檢查,看骨骼位置、相對角度等等,現在藉由兒童版動態足壓量測系統,對家長跟治療師來說都增加一個佐證,治療師也可以依此下判斷,要給予孩子怎樣的運動處方,或是鞋墊調整的方式」,後續配合衛教及針對家長的親子成長團體,都可以增進家長對於孩子成長狀態的理解,育兒之路也能走得更加信心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