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是老人跌倒骨折的主因,一般好發於50歲後停經後婦女,但台灣近年來骨鬆患者不分男女普遍出現年輕化趨勢,肌少症、骨質疏鬆更成為拖垮國人行動力的兩大殺手,台灣骨科足踝醫學會理事、骨科醫師高國峯指出,健康的腳對人的長壽很重要,國人普遍久坐缺乏運動,不利於留住骨本,健走可說是最簡單的強肌健骨運動,並應穿著合適健走鞋、適當肌肉鍛鍊加強安全防護,邁向健康活力的新牛年。
很多患者直到跌倒骨折才發現罹患骨鬆,骨折臥床的許多併發症甚至可能危及性命。物理治療師李尚澤表示,老人家跌倒最怕傷到攸關行動力的髖關節跟骨盆,萬一恢復狀況不好只能繼續臥床,研究發現兩年內死亡率高達60-70%以上;衛福部國健署也曾指出,銀髮族髖骨骨折後有50%無法再恢復行走,更有約20%在六個月內死亡。
「骨頭像銀行,年輕時存得愈多,日後借款花用(骨質流失時)速度又沒那麼快,銀行的本金就不會突然掉太多」,高國峯醫師也提醒,防止骨鬆的唯二法門就是均衡營養、適當運動,「有補鈣、沒運動能留住的骨本很少,因為補進去的身體都認為不需要就排出去了,大腦只能控制肌肉,肌肉發達保護骨骼、關節,身體自然覺得需要鈣,就會從食物裡徵收。」
李尚澤物理治療師同樣指出,想要預防骨鬆,運動與肌肉的重要性不容小覷。「骨骼有『壓電效應』,在骨骼某處施加壓力或拉力會促使骨骼增生,肌肉跟骨骼是連結、連動的,也因此肌肉收縮用力時,骨骼中形成壓力可以促使骨質變密」,李尚澤進一步解釋:「肌少症初期肌肉質量下降,嚴重時肌肉質量、肌力、肌耐力都會下降,人通常在比較沒力的時候,就更不喜歡動,形成肌少、骨鬆的惡性循環。」
對於保命防跌,肌少症更會增加不少風險,高國峯醫師認為,肌少症容易造成步態不穩、跌倒骨折,很多民眾習慣推託自己的運動細胞不好,事實上這種「運動細胞」是可以鍛鍊的,因為人可以有意識地控制肌肉、從事運動讓肌肉發達,肌肉不僅可以保護骨骼、關節、靭帶,也讓人在走路運動時比較穩定,不容易出現運動傷害。
健走鞋、鞋墊挑選小撇步
- 護跟:用虎口握住鞋後跟,護跟夠硬才能在腳跟落地時減少晃動。
- 鞋底:鞋底剛性要夠強,折起來非常有彈性或是折不太動,加上鞋頭前翹設計,保護走路過程中折動腳板的行為,往前推進也更輕鬆省力。
- 鞋身:若舊鞋內側明顯凸出,代表走路時腳會往內倒壓垮鞋身,鞋身內外側的強度要夠,就像多了一堵牆幫忙擋住。
- 鞋墊:透過「動態足壓量測」等個人化的步態檢測,根據量測結果客製化最適合自身步態的鞋墊,達到穩定步態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