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希望告訴你:
四大重點教你輕鬆辨識德比鞋,了解德比鞋的起源與特色,讓你穿搭更有型,談吐品味加分。
閱讀時間:5分鐘
男士皮鞋分為很多種類,然而「這雙是德比鞋還是牛津鞋?」是最多人在購買第一雙皮鞋,或是剛接觸皮鞋時最容易搞混的問題。
德比鞋與牛津鞋(點此看牛津鞋介紹) 同樣都是當今最常見的皮鞋款式之一,無論是作為皮鞋新手,想要挑到更適合自己穿著的鞋款,又或是具備時尚品味的你必備的皮鞋常識,跟著以下介紹,快來認識德比鞋的特色典故與魅力吧!
經典德比鞋具備這四樣特徵:
德比鞋和牛津鞋相對於同樣是紳士四大鞋型的孟克鞋(Monk Strap)、樂福鞋(Loafer),是屬於比較正式的鞋款,但這兩者都具備好行走、容易穿脫(相較於雀爾喜靴Chelsea Boots等靴款)的特質。因此露出腳踝與有鞋帶的設計是很容易理解的。
那麼,什麼是前後幫片和開放式襟片呢?
開放式襟片指的是鞋帶片浮在足背上方的繫鞋帶款的總稱,例如德比鞋就可以看到鞋帶片是在前幫片(Vamp)上方的,而牛津鞋則是後幫片被縫入前幫片下方。
有了開放式襟片,讓德比鞋擁有更大的空間與穿著彈性,也讓德比鞋在風格上是正式又額外偏向休閒的。也因為如此,德比鞋適合腳大、前掌寬、或是腳背高的人穿著,更多的空間讓許多腳大的男士們多了更舒適的穿著選擇,不必硬是將腳塞入牛津鞋當中。
有人說「德比鞋」的名稱來自於英國城市德比當地有名的賽馬比賽,也有人說是鞋匠為了解決當地伯爵腳太大無法穿靴子的問題而發明的。在各種傳說當中,我們唯一確定的是,最早在19世紀中後開始就有文獻提到「德比鞋」這個名稱。
眾多傳說之中,最有名的故事發生在19世紀時拿破崙戰爭的最後一戰——滑鐵盧戰役(Battle of Waterloo)。
在當時,普魯士的元帥(Gebhard Leberecht von Blücher, Fürst von Wahlstatt) 為了讓軍隊在充滿泥濘的戰場中能更舒適以及更快速的穿鞋,發明了短到可露出腳踝、且是用兩片鞋襟搭配鞋帶所組成的「短靴」。經過他的推廣以及時間演變,也就成為今日的德比鞋。戰爭的結果當然是這位元帥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因此甚至有些人會說,是德比鞋幫助普魯士人打贏了戰爭。
此戰之後,也有人以普魯士元帥的名字Blücher作為這種鞋子的名稱,加上各國語言的差異而變成了今天的 Blucher (布呂歇爾鞋)。
事實上,德比鞋與布呂歇爾鞋之間還是存在著些微差異,前者有兩片縫在一起的後幫片,後者僅是在鞋襟的部分加入兩片分開的皮革。但如今也有許多人會忽略這個微小差異而將兩種鞋稱作同一名稱。
德比鞋的變化也絕不止與布呂歇爾鞋的這種差異,就如同牛津鞋一樣,雕花、縫紉、剪裁的不同造就了如今多種風格的德比鞋。這些裝飾細節 ,我們下次再聊。
參考資料:gentlemansgazette.com、wikip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