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O足健康團隊為您解惑

來自骨科、復健科醫師、皮膚/整外醫師與

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的足醫專業團隊組成

最新專欄文章

骨科醫師專欄

久坐久站族留意!天冷易下肢靜脈栓塞 足醫專家:四招可預防
冷空氣南下,全台各地降溫明顯,早晚日夜溫差大,A.S.O 足醫健康中心團隊提醒,天冷容易造成血管收縮,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更可能導致下肢靜脈栓塞甚至是肺動脈栓塞,嚴重時恐危及性命。 足踝外科醫師朱家宏指出,下肢靜脈栓塞於常見於須久坐久站族群,這類族群因工作需常久坐、且少時間喝水,增加靜脈回流阻力,當長時間充血膨脹的靜脈疲乏鬆弛,即「靜脈曲張」,血液到此容易滯留形成血塊或血栓,若隨著血流塞住下肢靜脈,腿部會莫名脹痛變色,假如未加以控制或進一步治療,血栓受血流推動回到心臟、進入肺循環造成肺動脈栓塞,就可能引發心肺衰竭,猝死風險高。
朱家宏醫師
HOT
一張圖教你分辨腳底板上是「疣」、「雞眼」還是「蹠痛」?《自己的腳痛自己救》作者、足踝外科名醫朱家宏這樣說...
民眾經常將蹠痛、雞眼、疣三者搞混,雖然症狀都是角質異常增生,會造成腳底不舒服,但是成因卻大大不同。「雞眼」又叫肉刺,它是局部長期受到擠壓、摩擦,導致表皮增厚而形成的厚繭,患處形狀像是雞的眼睛。「疣」則是乳狀突病毒感染所造成的疼痛。「蹠痛」是個比較機械性的問題,也就是當腳掌、腳趾姿勢不良,或是設計不良的鞋子,使腳掌或腳趾承受的壓力不平均,造成足部某些地方壓力過大,甚至蹠趾關節脫位,長期壓迫之下就會造成足部某部位的角質增生,最後形成「胼胝」,也就是「硬底」,這種綜合的症狀就稱為蹠痛。
朱家宏醫師
足踝專家的真心建議:知「足」的快樂,叫不用忍腳痛
你是久站工作者?或有長年腳痛、足底筋膜炎的問題嗎?由資深體育主播呂佳宜所主持的Podcast節目《享受人生》邀請到A.S.O足醫健康中心顧問、足踝專科名醫朱家宏醫師,分享現代人最常見的足部健康問題與保健知識,也教讀者幾招挑鞋的撇步,一起打造知「足」好生活。
朱家宏醫師
瘋賞櫻掀春遊「暴走」潮!足底筋膜炎患者增,足醫專家籲別輕忽筋膜退化風險
阿瘦足醫健康中心團隊提醒,由於塞車時雙腳長時間處在低活動量的狀態,和下車後立刻四處走動的高活動量形成落差,有時又要停留在景點處等待拍照,若在斜坡站得比較久,就好比讓雙腳長時間站在拉筋板上,足底筋膜不斷受到拉扯,又碰上近期日夜溫差大,早晚氣溫驟降,肌肉延展性較差,都會增加罹患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ASO足健康專家
健走存骨本把握4要點 「知足」才能健康走運一整年
骨質疏鬆是老人跌倒骨折的主因,一般好發於50歲後停經後婦女,但台灣近年來骨鬆患者不分男女普遍出現年輕化趨勢,肌少症、骨質疏鬆更成為拖垮國人行動力的兩大殺手,台灣骨科足踝醫學會理事、骨科醫師高國峯指出,健康的腳對人的長壽很重要,國人普遍久坐缺乏運動,不利於留住骨本,健走可說是最簡單的強肌健骨運動,並應穿著合適健走鞋、適當肌肉鍛鍊加強安全防護,邁向健康活力的新牛年。
ASO足健康專家
  • 復健科醫師專欄

    防疫須知
    把走路當運動 足醫專家:把握1原則才能越走越健康
    根據國外最新研究發現,缺乏運動與新冠肺炎重症或致死的風險息息相關!隨著本土疫情案例再起,間接促使「靜態生活」型態人口增加,專家提醒,除了個人防護不能鬆懈之外,透過走路保持適當、基本的活動量,有助增強自身免疫力。 A.S.O足醫健康中心顧問、南港復健科診所院長李佳誠醫師表示,很多人都認為自己沒時間運動,但往往忽略了每天走路其實就在運動,不過台灣民眾每日行走的步數在世界排名並不理想,建議若能達到日行 7,000 步以上的運動量更佳。
    李佳誠醫師
    健康有「鞋」問!足部保健達人傳授登山健行選鞋四要點
    南港復健科診所院長李佳誠醫師指出,骨質疏鬆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很多民眾都是在骨折之後才發現罹患骨鬆,想要預防骨鬆、維持良好的行動力,運動與肌肉的重要性不容小覷,平時可以透過登山、健走與適當的肌肉鍛鍊做「動齡」的保養,並穿著合適的健走鞋加強步行時的安全防護。 近來郊山健行風氣盛行,不少人會穿著支撐與抗震力不足的布鞋或涼鞋爬山,長時間穿著容易造成足部疲勞與受傷,甚至引發足底筋膜炎、骨關節炎等問題。李佳誠醫師表示,爬山是相當好的負重運動,有助於穩定下肢肌力的鍛鍊,並在骨骼中形成「壓電效
    李佳誠醫師

     皮膚/整外醫師專欄

    HOT
    腳趾甲SOS!銀髮族80%有足部問題恐失能,專家傳授DIY健甲保養這樣做
    健康趾甲應該紅潤有血色,平滑有光澤,堅韌不易斷裂,沒有橫紋、縱紋、白點、凹洞。相對地,灰趾甲是黴菌感染造成,崁甲、捲甲等趾甲變形易導致甲溝炎,這些趾甲疾病造成的「問題趾甲」,若發生在高危險族群如糖尿病患者身上,因為患者神經病變對痛覺不敏感,再加上末梢血液循環不良不利於傷口修復,長期疏忽之下,更可能導致蜂窩組織炎、感染,甚至截肢的後果。
    ASO足健康專家

    物理治療師專欄

    HOT
    穿錯鞋傷膝又傷脊!7大原則挑好鞋,行萬步輕鬆不累
    人體具備3大避震系統:足部(足弓、足跟脂肪墊),膝蓋(彎曲動作緩衝、半月板),脊椎(生理曲線、椎間盤),然而一旦行走的步數提高、動作不斷重複,照樣可能傷害雙腳;假如足型為高弓足或扁平足,強度較高的健走也會放大足型問題。 當人體避震系統從足部開始崩塌,例如足弓塌陷、足跟脂肪墊萎縮,膝蓋就會接過避震的任務,而膝蓋負擔增大將加快膝蓋退化速度;要是連膝蓋也不行了,脊椎又取而代之,久了連骨盆、脊椎也可能出問題,不可不慎。
    ASO 足健康專家
    HOT
    疫情升高當心衰弱症敲門 足醫專家:少動恐加速關節退化
    以國人最常見的退化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為例,65歲以上的人有一半有退化性關節炎,常見症狀是起床時關節僵硬卡卡,活動後狀況好轉,但隨著壓力不斷累積,關節出現痠軟無力的症狀,下樓梯時尤其明顯,在氣候變化時,也會因為氣壓變化、關節中的微小氣泡擴張,產生脹痛痠軟的症狀,長期慢性發炎造成軟組織增生,也會使關節呈現肉眼可見的腫脹變形,不過因為變化緩慢,自己不易察覺,很多人會到軟骨磨損疼痛才發現自己罹患退化性關節炎。
    ASO 足健康專家
    足底筋膜炎好發於那些族群?
    足底筋膜炎的初期只會有稍微不適或者出現刺痛感而已,假如沒有即時治療,後果可能會變得更嚴重唷……想知道答案嗎?快讓物理治療師阿澤老師告訴你吧!
    李尚澤治療師

    職能治療師專欄

    HOT
    行走萬步就能增肌減脂?你可能還少 1 關鍵步驟
    「散步」是許多銀髮族運動的首選,但光只是散步就可達到運動的效果嗎?答案是如果沒有喘、肌肉沒有痠,就是無效的!
    防疫須知
    新冠肺炎疫苗大哉問,誰可以接種疫苗?疫苗副作用有哪些?QA一次解析
    隨著政府採購、以及日本、美國援助的疫苗陸續抵台,國民可以選擇的疫苗廠牌變多,但許多民眾對於疫苗副作用還是抱持著疑慮。「A.S.O 兒童足醫健康中心」的顧問、同時也是「态好玩親子共學空間」的職能治療師鄭琦為各位整理了疫苗大哉問。 Q1:誰可以施打疫苗? Q2:年紀大的長輩適合接種疫苗嗎? Q3:打疫苗的作用是什麼?是不是打了疫苗就不會感染或傳染新冠肺炎了呢?
    居家防疫
    打造「行動健身房」!強身防疫這招必學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讓人心慌慌,不敢四處趴趴走,不僅重創世界經濟,也導致大部分人生活失衡。民眾減少外出運動,改為坐在電視機前追劇或滑手機,如此不良的生活型態已逐步危害我們的身心健康。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積極,鼓勵大家善用身體及零碎時間,打造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健身房」,讓強身防疫動起來。
    居家防疫
    疫情起伏很焦慮?4 大居家療癒指南提升身心免疫力
    疫情反反覆覆,是否感到焦慮爆表?以下介紹四大居家療癒指南,幫助你恢復身心平衡: 1. 充足的睡眠 固定每日就寢與起床的時間,即使整天待在家中也須盡量維持規律的日常作息。「環境」是影響睡眠品質的很重要的因素,例如:房間的溫度、床具的舒適度。 2. 定期的肌力訓練 運動有助於消除焦慮與改善心情,在家可多從事動態活動,如利用線上舞蹈或運動訓練影片跟著做,也可使用室內健身器材,如跑步機、健身車等器材來自主運動。但是在家運動也要小心運動傷害喔! 如果有進行一些跑跳動作,仍要視作在戶外運動一樣,穿著合適的鞋子來保護雙腳和膝蓋。一般而言,輕量的氣墊鞋會是不錯的選擇,不僅幫助避震,減少地面反作用對足跟、膝蓋的衝擊,包鞋的設計亦可提供足部穩定性,另外,良好的抓地力也是選鞋時要考量的要點,因為在家也是會有跌倒的風險喔! 3. 營養均衡的飲食 居家防疫期間更要選擇均衡的飲食,即使壓力很大,也要避免過度攝取垃圾食物與精緻糖。咖啡因的攝取也應限制,以健康成年人為例,每日咖啡因總攝取量不超過 300 毫克,特別是過量的咖啡因可能造成讓壓力與焦慮惡化,建議多以白開水代替飲料,一般情況下一天以飲用 2000 c.c. 為原則。 在家也建議盡量自己煮,食材選擇以原形食物為主,多以煮、蒸方式烹調。若想要維持低熱量飲食,雞胸肉也是理想的選擇,除了單吃外,也可以自己作雞胸肉沙拉、雞絲拌麵等不同變化。 4. 適時放鬆與舒壓 為自己製造 Me Time(就是專屬於自己的時間)。每天主動為自己安排幾分鐘的安靜時間,都有助於消除疲勞、靜心與減少焦慮。有些人會以腹式呼吸來冷靜,或是輔以精油、按摩來幫助自己放鬆。 防疫期間,許多人會隨手攜帶 75% 酒精小噴瓶進行手部消毒,其實我們也可以在酒精瓶中加入少許精油,藉由噴灑後聞到精油香味來放鬆情緒。例如有安定之效的苦橙、令人放鬆的薰衣草,帶來清新感的尤加利、松針,或香氣甜美的柑橘類精油等,皆有放鬆身心之效,檀香精油也有驅散焦慮情緒的作用,都是不錯的選項。可依照個人喜好在瓶中滴入 3-5 滴。 特別提醒以酒精消毒雙手久了,容易造成皮膚乾裂不適,因此要比平時更注重護手,可使用護手霜來保養。 有些人也可能苦於疫情無法外出找按摩師傅放鬆,這時候居家按摩器材就派上用場了!舉凡按摩椅、按摩枕、按摩槍到按摩眼罩都會是很實用的幫手。睡前也可以將熱敷墊敷在肩頸痠痛之處來舒緩肌肉緊繃的狀況。
    ASO 足健康專家
    糖尿病又怎樣?中年子女與爸媽的第二次親子過招
    糖尿病患者的末梢神經比一般人遲鈍,很容易因為沒有察覺水溫過高而燙傷,建議泡溫泉水溫不要超過攝氏 40 度。也不要泡太久,原則上一次不要超過 15 分鐘。記得帶瓶水在身邊,隨時補充水分,因為泡溫泉時會大量流汗,可能會因為脫水造成血糖上升,這很重要,不要忘記了。然後泡溫泉前檢查一下皮膚,如果有破皮傷口,就不要泡溫泉,不然容易傷口感染,會很難癒合。 若血糖控制得宜,且做好重點防護,糖友們仍然可以開心享受泡湯之樂。請謹記以下重點: 泡溫泉水溫不宜超過攝氏 40 度,浸泡一次不要超過 15 分鐘,帶瓶水在身邊,隨時補充水分,宜飯後泡溫泉,此時的血糖控制相對穩定。
    ASO 足健康專家

    運動保健專欄

    HOT
    遶境健行全攻略,三招預防「遶境腳」
    台灣每年兩大文化盛事–大甲鎮瀾宮遶境與白沙屯進香活動,每每皆吸引上萬人潮參與,2021 年更是突破五百萬人次,但許多人也因此在遶境健行結束後得了「遶境腳」! 遶境腳最常見的症狀是長水泡,因為長時間遠距離步行,雙腳很容易因摩擦而出現水泡,若起水泡破裂又處置不當,細菌感染的風險恐大增。 其次是足底痛和小腿緊酸脹腫,物理治療師鄭融指出因長時間行走,而且速度比較快,如果天生足部或步態有問題,行走時會有放大效應,造成腰、膝、踝、足的傷害,尤其是膝關節以下,出現足底筋膜炎、大拇指疼痛、腳掌痛、小腿腫脹、膝蓋痛等。
    HOT
    秋天運動三重點,讓你儲滿能量好過冬
    做為一年四季中,最為涼爽宜人的季節,秋天也是最適合建立運動習慣的時期,因為秋冬運動消耗的熱量會比春夏多出 20%,每天保持 30 分鐘的有氧運動,就能達到消除體內脂肪的效果。 秋天運動的優點還包括透過適合的體能鍛鍊,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以及身體對外界寒冷刺激的抵禦能力。以下提醒您秋天運動三重點,培養正確運動觀念,以擁有更獨立自主及更高品質的生活。
    防跌倒
    居家防疫也要防跌,這些地方最危險
    長輩因為年紀大,運動神經連結較年輕人不敏捷,一時失去平衡很難調節,加上有的長輩肌力不足、關節僵硬,造成無法迅速反應。而跌倒造成的傷害也會限制活動能力,導致日常生活功能與生活品質下降,李文祺醫師指出,無論傷害輕重,也會造成心理負面壓力,因害怕跌倒,對日常活動過度謹慎,最後失去獨立活動的能力。
    肌少症
    身體越來越衰弱?三招一測就知道
    衰弱症的原因通常很多重,主要包括老化、營養不足、缺乏運動、外傷、疾病,或使用多重藥物。李文祺醫師指出,衰弱的核心為肌少症,但並非皆由此引起,且兩者仍有區別,除了肌力退化之外,生理上還有其他因素、心理狀態、社會支持、家庭關係等也可能造成,甚至形成惡性循環,造成整體性衰弱。
    骨鬆
    日照量、活動量不足,骨鬆長輩保骨三招
    截至今日,為期兩個月居家防疫,不但活動量大減,也幾乎曬不到太陽。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文祺提醒,不管是不是骨鬆患者,長輩平日就應該進行「日曬、補鈣、荷重運動」,可以幫助減緩骨鬆,也能避免肌肉退化、失能。
  • icon_BackToTop